文化名人|肖荣阁的地质科学研究之路

时间:2019-06-25 来源:爱舒兰

肖荣阁,1949年4月生于吉林省舒兰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与勘探教研室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矿床学与矿床地球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肖荣阁于1973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专业学习地质勘探,1976年毕业后到冶金工业部华北地质勘查公司综合普查大队从事金属矿产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工作区域主要在内蒙古狼山、白云鄂博、满洲里大兴安岭地区。于1983年考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1989年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1991年至2014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退休后受聘资源投资公司顾问,丰富的经历为地质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肖荣阁在印尼矿山考察

地质科学是一项极其辛苦的工作,近年来,肖荣阁到土耳其、印尼、乌干达等多个国家矿山区实地考察,专攻金、铜、铅锌银、稀土、硼矿床热水成矿作用研究,对热水流体类型及热水沉积岩类型有系列研究成果,他提出高温硅钾卤水、热水沉积钾长石岩及突发成矿作用的创新认识,承担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业研讨班、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矿业研讨班、中国矿业协会主办矿业研讨班的《矿业投资评估》专业培训课程。

肖荣阁在南非矿山(世界最深矿井)考察矿产黄金钻石和铬铁矿

肖荣阁已出版《中国磷矿床》《辽东硼矿区域成矿模型》等多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外成功发表多篇论文,成为中国矿产勘查与矿业投资领域学术派和实战派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并担任香港上市公司中国贵金属独立董事,负责国内外若干矿业公司的上市评估、融资贷款、矿山整合兼并、矿山转让及上市公司矿产储量评估工作。


肖荣阁在土耳其、马来西亚、赞比亚等地考察铬铁矿

选择了地质科学研究之路,便选择了一条没有尽头的清苦而寂寞的道路。从踌躇满志的莘莘学子,到展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再到今天学识渊博的科研专家,肖荣阁为事业倾注全部的心血,岁月磨砺使他从心底腾涌起一片宁静淡泊,在这条路上,他深沉思考,直道而行……


个人简介:

  


 肖荣阁,曾获2011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年度河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2009年度河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994年出版《云南中新生代地质与矿产》。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科技司基础研究项目;国家地调项目及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室项目及河南国土厅项目、辽宁国土厅项目等科研项目。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于《地球化学》《地球科学》《现代地质》《地学前缘》《矿床地质》《Abstract in 29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Japan》《Abstract in 31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Brazil》等刊物及《云南中新生代地质与矿产》专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