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舒兰|中原食府 锅包肉

时间:2019-03-09 来源:舒兰广播电视台

如果用一道菜形容对家乡舒兰的感觉,大概没有比锅包肉更加贴切的了。美丽、丰饶、朴实、厚重、甜蜜、新奇……所有美好的词语似乎都能用来形容这片沃土。在那多年漂泊的日子里,家乡已经具象成一个个符号,其中一个便是中原食府的锅包肉。

这诱人的名字,光是想到它,口中就不觉泛起无限“金津玉液”,耳朵里仿佛回荡着酥脆的“咔嚓”声。那是一场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的盛宴,那是一首思乡游子的浅唱低吟。它精致,有别于东北炖菜的粗犷自然,锅包肉鲜香酸甜的复杂味道极大程度上满足你的味蕾;它朴实,咬下去的每一口,你都能发现金黄松脆的外衣包裹下的厚实里脊肉片。

走进任何一家东北餐馆甚至街头小吃店,你都能寻到锅包肉的身影,但味道各有不同,或偏酸,或偏甜,或过火,或糊厚,极少能遇到记忆中的味道。时间久了,失望多了,便也淡了对它的执念。独中原食府锅包肉的滋味总在心头萦绕,久久不散。

相传,锅包肉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百年流传下来做法分成传统和改良两派。中原食府继承了传统锅包肉的做法,只选择富含蛋白质及纤维素的上等猪里脊肉,切成3mm厚的肉片,裹上精心调制的面衣。起锅,烧油,下肉片,待肉片表面略微发黄捞出,片刻后复炸一遍备用。另起锅,热锅冷油,烹入秘制调料和酱汁,熬制锅包肉的“灵魂”——清汁,业内人士常用“雨过天晴”形容它的干净清爽。倒入肉片翻炒均匀,装盘,再撒上解腻的胡萝卜丝,一道带有家乡味道的传统锅包肉就在厨师精湛的刀工和对火候的完美把控中诞生了。

一盘晶莹剔透的锅包肉在众人的期盼目光中端上桌来,每人都急忙夹一筷子。还没凑到唇边,那一股美味儿直冲天灵盖,打通了七窍般通透。咬上一口,舌尖弥漫起甘甜,轻薄酥脆的面衣在齿间炸裂,鲜嫩多汁的里脊肉娇羞着半藏半露……咀嚼间,各种味道混杂在口中,犹如一场热热闹闹的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各自出彩,却互不抢戏。

舀上一碗米饭,那润、糯、香、甜的“舒兰大米”煮出的饭哟……搭配起锅包肉来,再呷上一口清茶,便是人间至美享受,大有“天子呼来不上船”之感!

宴罢,出中原食府大门,沿街道走走,揉揉吃撑的肚府,赏赏迷人的夜景,渐渐沉醉在舒兰璀璨的灯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