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风采丨魏国文

时间:2022-07-06 来源:舒兰市融媒体中心

铁血军魂——魏国文


魏国文出生于1931年9月14日,17岁那年他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军营,在白旗镇西崴村应召参军,为解放全中国贡献力量。

刚入伍的魏国文被任命为号兵,通过吹奏军号的号声向部队全体战士传达指令。他每天早起晚睡,认真练习乐谱,经过努力,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指令的号谱,熟练地向战士们传达各项命令。虽然是号兵,但是魏国文对自己的要求从未放松,每次考核的成绩都不比其他战士差,他希望自己能到战场上同敌人作斗争,主动找到首长说:“再来新兵我教会他吹号,就下连队当兵,直接去杀敌人。”

1947年10月,舒兰县大队加入正规部队独立八团,魏国文任二连司号员,部队接到命令,攻打乌拉街。敌人在街外深挖护城壕,壕底埋了尖尖的竹签子,人掉下去不死也残。战斗打响的时候,他吹响冲锋号,战友们如猛虎下山一般向前冲,前方的战友不幸跌落牺牲,部队止步不前,首长决定往壕里垫木板,战士站在木板上,再搭人梯,冲过护城壕。他不甘示弱,随战友冲锋陷阵,子弹从身边飞过,也没觉得惧怕,激战之后,部队获得胜利,解放了乌拉街。

乌拉街战役中,他所在的二连牺牲四人,负伤七人,第一次看到昔日的热血战友变成身边冰冷的尸首,让他内心十分悲痛,也在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回想当年的战争岁月,他常说:“今天的江山是我的战友用命换来的!”

1948年至1950年,魏国文在东北军区卫生部工作,由于年纪小,首长让他学习开汽车。他善于观察,学习能力强,几天之后就可以独立驾驶汽车,部队分给他一台战场缴获的汽车,用来运送战地急需的卫生物资。

1950年12月,他随部队入朝,负责驾驶救护车,将伤员送至医院。由于有敌机侦查,汽车常在夜间行驶,在公路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哨兵监察敌机,一旦发现敌情便鸣枪示警,汽车马上关灯隐蔽起来。有一次敌机乱扔炸弹,就在魏国文驾驶车辆前方七八米处爆炸,他手疾眼快,踩住刹车,没有造成事故。1952年12月,他调至汽车十一团,团里规定开车安全行驶五万公里记一等功,四万公里记二等功,三万公里记三等功,他安全行驶四万公里以上,圆满完成各项运输任务,让许多受伤战友及时得到救治,荣立二等功。

1952年12月14日,他回国至华东军区工作;1956年6月转业到地方,在吉林省交通厅担任司机;1959年,他调回老家舒兰,在运输公司担任司机;1961年,调回至白旗镇担任司机;1964年他辞去工作,回到西崴村务农。

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精神矍铄,身子骨硬朗,一举一动中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吹响冲锋号的小兵,见到那骨子里的铁血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