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遍大半个中国的老战士——薛殿清
他转战大半个国家,冲过枪林弹雨,渡过琼州海峡,为新中国建立奉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这就是舒兰市90岁老兵薛殿清的传奇人生。
薛殿清出生于1930年,老家是舒兰市吉舒街道长兴八社。他断断续续读了3个季节的私塾,之后给富农家打工,每年赚回几担粮食。1946年以后,舒兰陆续解放,进行了土改,他家里分到了地,日子比以前好了。1947年秋,村里来了一支文艺宣传队,号召参军。薛殿清被感召报名参军,此后跟随解放军43军129师新兵团到了黑龙江五常拉林镇驻地进行训练,不久被编入通讯连进行训练后参加正式战斗。他参加的第一个战斗是攻打辽宁辽阳,此后先后转战鞍山、长春、北京以及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因为在战斗中表现积极,1949年从北京南下途中光荣入党。
在围攻长春的战斗中,薛殿清和战友们在老乡家厨房里做饭的时候,敌方的一颗枪弹打过来,险些打中薛殿清,离他只有不到 5 公分距离。 在攻打鞍山的战斗中,薛殿清所在的通讯连负责在前方的突击营和后方的指挥部之间架设和维修通讯线路。在维修线路的时候,他和战友遭到敌方的袭击,躲在一栋房子侧面。为躲避敌方枪弹袭击,副班长带他们躲进房里,率先冲出房子侧面,不幸被敌方枪弹射中,倒在血泊中,这一幕都被薛殿清看在眼里。
战斗的艰苦也是外人难以想象的。部队到达广西北流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刚要准备驻扎休息,就接到命令急行军出发,执行新的任务。部队走了两个黑夜和一个白天,顾不上吃饭,那种又饿又累的感觉,无法形容。
在广西下海渡海攻打海南的战斗中,他和战友们傍晚坐上木船,途中,他们遇到敌方的军舰袭击,不得不改变了预定的航线,这又增加了漂泊的时间,木船剧烈摇晃,有的战友晕船,趴在甲板上呕吐,在海上漂行一整夜才到达海南。
1950年上半年海南解放后,薛殿清所在的部队留守驻扎,1954年在海口正式转业,1980年回到家乡舒兰,1983年离休。离休前,他先后在气象、农业、邮电、水产、地震等部门工作,担任过海南澄迈气象局副局长、舒兰地震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
谈起一生的感受,薛殿清说:“当初是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在枪林弹雨的战斗中有幸活了下来,要教育后人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走正路、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