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风采丨宋国昌

时间:2022-08-19 来源:舒兰市融媒体中心
枪林弹雨中的“舞者”——宋国昌

宋国昌16岁从永吉县江密峰镇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回国。

特别是朝鲜战场这3年的战争经历让他终生难忘。19岁就来到朝鲜战场,战场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三年前,宋国昌已经参加了解放战争中的多次战役。每次战役打响,作为一个小兵,宋国昌都是和战友们出生入死地参战,枪林弹雨中,宋国昌已经过早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前的仗都是在国内打,这次竟然打到了国外的朝鲜,而且还是和美国鬼子打。这个战场对他来说没有恐惧,有的竟然是兴奋。

接到了去朝鲜的命令,就两个小时的时间,没有告别仪式,没时间给家人写信, 部队紧急集合后,宋国昌和战友们就坐上车向朝鲜方向挺进了。

部队到了朝鲜的指定位置,由于前线伤亡惨重,宋国昌和战友们被迅速补充到各营。白天隐蔽在山林,天一擦黑,部队就开始行军了。几天下来,宋国昌最大的感受是太苦了。为了不暴露目标,怕引来敌机的轰炸,所以不能生火做饭,只好吃玉米炒面和炒的黄豆。 有时候没有水, 山间的小溪,雨后泥坑里的水,路上车辙里面的水都成了战士们的饮用水。 部队接到战斗命令马上进入了指定地点,战士们埋伏在敌人必经之路的两侧,当敌人的汽车进入在包围圈内时,连长高喊一声“打”,战士们一齐开火,敌人顾不上反击就跳车溃逃了,冲锋号响起,宋国昌冲到了前面,端着枪追着敌人的屁股后打,还抓了两个美国鬼子俘虏,战斗胜利的结束了。

两个月后,由于汽车兵伤亡很重,宋国昌很荣幸成为培训班的学员。所说的培训,每个人将一桶汽油用没也就出徒了,宋国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汽车兵,就被紧急送往前线了。

汽车兵几乎每天都在和敌人周旋,白天躲避敌机只能在树林、山洞里隐蔽,到了天黑,这些新汽车兵将车开上路。志愿军的汽车运输线,是美国鬼子重点轰炸的对象。

3948 高地的战斗打响了,宋国昌汽车连负责供应运送弹药的任务。 他们打破惯例,大白天行驶在朝鲜的盘山公路上,二十多架飞机,对汽车进行了疯狂地轰炸。 尽管我军的高射炮部队的炮弹一串串飞向美军飞机,可美军飞机密集的炮弹还是投了下来,瞬间,盘山公路上浓烟滚滚,炮弹在公路上开花。 宋国昌和他的战友们,同样是疯狂地开着车,载着弹药,串行在炮雨中。他们冲过敌人的封锁线,弹药送到战场时,才知道了有一半的战友再也不能和他们奔驰在运输线上了。有时前方战事吃紧,汽车连的战士们拿起枪临时替补,待增援部队到来他们就撤下来。

53年,战争接近结束了,宋国昌和战友在回国前,来到了一个被美军炸平的山坡上,这里已经是埋葬志愿军烈士的墓地。 宋国昌和战友们清楚地记得,这几年陆续运回来牺牲的战友,就在这里简单地挖坑掩埋了。 这里整个一个山坡都埋满了坟包,有的坟前面插着一个小木牌,作为这个烈士的标记。站在这里,看着一山坡的坟包他的泪水顺脸流下。

如今我们要回去了,可你们却长眠在此。这些都是我的亲兄弟呀!宋国昌永远忘不了,离开那座山头时,所有的战士们一声不吭。 一派肃穆,严酷的战争教会了他们坚强。在朝鲜战场上的三年,他们和家里没有任何联系,只有这些战友才是最大的精神支柱。恍惚中,战友们的笑声还在耳边,那一只点燃的卷烟仿佛还在他们的手中传递。 战场上,他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他们一个会意的眼神……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他们远了、远了。

黄土下的英魂永垂不朽!

他们回国了,没有魏巍写的“最可爱的人”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一切还是在悄无声息中。 因为这是军事秘密,他们是悄悄撤回国的,朝鲜那边还不能宣布我们撤军。

一路上,战士们并没有因为回到了祖国、回到了亲人的身边而高兴,他们的心还留在长眠的战友的身边!

宋国昌回国后安置在舒兰水曲柳粘土矿当司机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