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风采丨丁诗林

时间:2022-08-25 来源:舒兰市融媒体中心

有勇有谋的的战斗英雄——丁诗林

1946年冬,家境贫寒的丁诗林在舒兰市小城镇景合村参加东北民主联军,编入东北第四野战军的38军,从此走上战斗的人生历程。

刚到部队,丁诗林担任部队首长勤务兵。1947年,丁诗林被调到作战部队,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桂林战役。1950年,丁诗林随第一批志愿军入朝作战,在朝鲜战场上参加了多次战役。由于丁诗林在战斗中不怕牺牲、机智勇敢,多次荣立战功,仅大功就有3次,成为部队出名的战斗英雄。

1947年四平战役时,丁诗林是38军338团团部警卫员。338团是前线的主力部队,冲在前方打头阵。在部队向敌人纵深推进时,前面敌人的碉堡封锁了338团前进的道路。团长命令:冲上去,马上攻克敌人的碉堡!一个连冲上去,碉堡还是没有打下来,机枪猛烈地向我军扫射,我军进攻部队无法向前挺进。眼看时间已来不及,团长急得从战士手里抓过一支冲锋枪背在肩上、抱起炸药包就要冲上去。见此情景,团长身边的丁诗林上前一把拦住团长,说:“团长,你是团长,要在这里指挥全团打仗,不能上去,让我去吧,我保证完成任务!”团长疑惑地看着他摇摇头说:“不行,你太年轻!”丁诗林见团长不答应,就转身对旁边的参谋长说:“参谋长,让我去吧!我长的小,灵巧,又不容易被敌人发现,我一定要炸掉敌人的碉堡!”由于自己身材瘦小,炸药包重近三十斤,托着炸药包负重前行,不仅影响行进速度,而且容易被子弹打中,于是丁诗林向参谋长建议带着爆破筒从侧面匍匐前进。参谋长觉得丁诗林说的有一定道理,就批准了他的请求。丁诗林心里很清楚,自己这次上去,活着的希望太小,但是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丁诗林带着爆破筒,在火力掩护下,冒着敌人的炮火快速向敌人的碉堡爬去,子弹在他身前身后呼啸乱飞,丁诗林咬紧牙关,继续向前爬着,在距离敌人碉堡30多米的时候,丁诗林绕过敌人的直接射击面,躲开敌人的子弹,从侧面匍匐着向敌人的碉堡靠近,终于到了敌人的碉堡前,他拧开爆破筒的保险盖,猛地把爆破筒从碉堡口塞了进去,刚要拉开后面的引火线,碉堡里的敌人又把爆破筒推了出来,他又赶紧往里推,里面的敌人又往外推……几个来回后,丁诗林一看不行,就把心一横,果断地先拉开引火线,然后把爆破筒又推进碉堡,怕爆破筒再次被敌人推出来,他用手顶住爆破筒,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爆破筒爆炸了,自己也被埋在了土里……战斗胜利后,丁诗林立了一等功。为了宣传他的事迹,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部队还安排他在全军做了战斗经验报告。这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但丁诗林每次回忆起来,就像还在眼前那样清晰。

在解放桂林的战斗中,丁诗林所在部队攻打敌人的一个阵地,团长派出两个连也没有打下来。关键时刻丁诗林主动请缨,带了两个班的战士,悄悄迂回到敌人阵地的侧面,隐蔽起来。丁诗林告诉战士们隐藏好自己,等待命令再冲锋。过了一会,两边负责掩护的战士用火力压制住了敌人。丁诗林看时机成熟,就大喊一声,“冲!”身子一跃而起,端起冲锋枪,向敌军阵地猛烈扫射,战士们的手榴弹在敌人的阵地里开了花,敌军根本没发现旁边还隐藏着解放军,一时没反应过来, 被打得措手不及,眨眼间丁诗林带领战士们已经冲到上了他们的阵地,居高临下,一阵冲锋枪扫射,许多敌人都被打死了,剩下的敌军拿着枪缩成一团,一脸惊恐,当听到丁诗林他们“缴枪不杀”的喊声时,就乖乖地举手投降了。丁诗林用他的勇敢和智慧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又一次立了大功,受到上级的嘉奖。

1950年,丁诗林作为第一批志愿军随部队入朝作战。先后参加五次大的战役,经历许多次无比残酷的生死较量。 有一次,为了粉碎敌人的包围,丁诗林所在营穿插到敌人的后方,突然向正在行进的美军发起攻击,美军遭到打击后,立刻转过身来,直接扑向丁诗林他们,丁诗林他们不畏惧美军的反扑,勇敢向前冲,结果美军却被打的人仰马翻。狂妄自大的美军没有想到志愿军这么能打仗,开始用大炮轰击,身边的一些战友在炮声中倒了下去。大炮轰炸过后,敌人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开始向我军阵地冲锋。营长命令大家准备战斗,丁诗林刚帮一名战士缠好腿上的绷带,就赶紧端起枪向敌军瞄准射击,一顿饭的工夫,丁诗林他们打退了敌人的两次冲锋。刚过20多分钟,美军又向丁诗林他们冲来,在美军距离他们20米时,营长一声令下,丁诗林和战士们突然向上来的敌人猛烈射击。经过小半天的战斗,志愿军一个营的兵力已经损失了一大半,子弹也消耗了很多。丁诗林和战士们在后面紧追前面的美军部队,向敌人射击。恼羞成怒的美军又转身疯狂地向志愿军扑过来,双方又是一场殊死搏斗,连长牺牲,营长负伤,部队减员太大。丁诗林感到,再这样打剩下的志愿军就会全部牺牲,更没法拖住敌人了。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就对营长说,“前面是茂密的树林,部队应该分成两部分,避开大路,穿插到敌人两边的树林里,用树木作掩护,牵制敌人。营长非常赞成他的主意,就和丁诗林各带一伙人,向两边的树林插入。丁诗林他们在树林里赶上敌人后,以树木为掩体,向美军射击,美军就放缓脚步,在树林里搜寻志愿军,就这样,敌众我寡的双方在树林里捉起了迷藏。丁诗林他们在树林里又坚持战斗了两个多小时,看到了天空中的两颗红色信号弹,这是告诉他们可以撤出战斗的信号。大家停止了对敌人的袭扰,撤出了战斗,一清点人数,剩下已经不到十名战士了。由于这个营有力的牵制了敌人的行动,使敌人没有时间对前方的志愿军部队形成包围,扭转了前方的战局,全营受到了上级的通令嘉奖。丁诗林作战关键时刻有勇有谋,保存了部队的有生力量,受到上级的特别表彰,不仅立了大功,还受到彭德怀司令的接见和表扬。

1953年7月,美国同中朝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军事停战的协定》,朝鲜战争结束。丁诗林随军返回祖国,脱去军装,转业回到舒兰市小城镇景合村,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几十年过去了,曾经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已经逝去,但在丁诗林心里,依然会浮现当年的一幕幕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