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树
让我们先试着跟上前人的脚步:
如果1872年,
朱利叶斯没有动员人们种下那棵树,
如今农业发达的内布拉斯加州依然是一片荒野。
如果历代护林僧没有护树植树,
就不会有现在森林覆盖率99.6%,
负氧离子四溢的天目山。
如果没有长达二十年的“植树造林”
和“三北防护林”计划,
中国的沙尘暴和土地沙漠化现象
要比现在要严重的多。
如果人类从未植树……你敢不敢继续想下去?
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
因为春风十里,不及一抹绿意。
如散文家席慕蓉而言,
植树节这天,如果每个人都种下一棵树,
若干年后,
我们拥有的,必将是一个绿色、清新的世界。
不管是人类、动物,还是植物,
生存环境都至关重要。
因为环境被破坏,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
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会不复存在。
植物也会越来越少,
那么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将不容乐观。
所以环境保护,
必须从自身做起、
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从每一抹绿色做起……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黄沙满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领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
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今日的美国,树木成行,林荫载道。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孙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1893年,他《上李鸿章书》的政治文献就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1924年他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时反复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树,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举行植树式。以后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的3月12日为植树节。每年3月12日作为植树节还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意义。
/让世界多一片绿/
/让森林拥抱城市/
End
编辑|历延彬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你的转发让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