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舒兰市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优环境的关键性作用,落实“三抓”,推进“三早”,受到多家媒体聚焦,争相报道。
吉林市广播电视台《江城新闻》
舒兰:培育优质项目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三抓”工作部署,舒兰市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优环境的关键性作用,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大力实施一批优质项目,加快实现舒兰高质量发展。
舒兰市依托“米”“钼”“雪”等资源禀赋优势,紧抓谋划项目储备,紧扣“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医药保健品生产、矿产资源开发、清洁能源”五大特色产业体系。谋划包装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增后劲和补短板项目。同时,建立项目储备库,动态管理项目储备,并组织专家对入库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
舒兰市以“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为总体要求,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征迁批办”攻坚,限期办结好重点项目的立项、规划、土地、环评等前期手续。确保天池钼业、欧亚购物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全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70项以上,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0项以上,总投资37.7亿元。实施“三早”项目27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3项。
舒兰市将谋划项目与国家部委重点支持项目协调统筹起来,将工作前移实现无缝对接。围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长白山林区接续产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民生工程等方面,把谋划项目列入国家各项规划中,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产业政策支持。
江城日报
舒兰培育优质项目推动
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省、市“三抓”工作部署,今年,舒兰市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优环境的关键性作用,全力以赴实施一批优质项目,加快实现舒兰市高质量发展。
抓谋划,加强项目储备。舒兰市依托“米”“钼”“雪”等资源禀赋优势,紧扣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医药保健品生产、矿产资源开发、清洁能源五大特色产业体系,精心谋划包装一批增后劲和补短板项目;同时建立项目储备库,动态管理项目储备,组织专家对入库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
抓招商,强化项目落地。舒兰市紧盯龙头型、基地型、科技型的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特别是围绕钼产业进行招商,攻破钼产业链延伸项目;主动承接江苏泰州、辽宁锦州等地区钼产业转移,引进钼产品深加工项目;以陕西金堆城钼业等大型钼产业企业为重点招商对象,开发建设吉林钼产业园区。今年,舒兰市全年确保新签约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
抓前期,推动项目建设。舒兰市开展“征迁批办”攻坚工作,限期办结重点项目的立项、规划、土地、环评等前期手续,确保天池日处理2.5万吨钼矿石、瑞丰重工现代农机产业园、欧亚购物中心、人民医院异地新建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今年,舒兰市全年计划落实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70项以上,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0项以上,总投资37.7亿元;落实“三早”项目27项,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3项。
抓转化,加快项目生成。舒兰市引导企业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推动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技院所、工程实验室对接,利用双创基地、孵化器等平台资源优势,促进技术转移转化;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项目竣工率和达产率,全年计划投产达效项目4项,实现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
抓对接,争取国家支持。舒兰市把谋划项目与国家部委重点支持项目协调统筹起来,定期与国家、省、市部门沟通衔接,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长白山林区接续产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民生工程等方面,争取获得更多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和产业政策支持。
抓改革,提升投资环境。舒兰市深入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全面公布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进一步梳理政务大厅各窗口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建立“一窗受理、网上流转、联合踏勘、会办审批”机制;加大对重点事项督查督办力度,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等重点工作限时督办,确保重点项目全面落实。
记者:常学文
江城晚报
稳增长 调结构 优环境
实现高质量发展
——访舒兰市副市长明继国
全省“三抓”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优环境的关键性作用。为此,舒兰市将全力实施一批优质项目,加快实现舒兰的高质量发展。近日,舒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明继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地将加强项目储备、强化项目落地、优化投资环境等六个方面贯彻落实省市相关要求。
舒兰在抓谋划、加强项目储备方面,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依托“米”“钼”“雪”等资源禀赋优势,紧扣“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医药保健品生产、矿产资源开发、清洁能源”五大特色产业体系。精心谋划包装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增后劲和补短板项目。同时,建立项目储备库,组织专家对入库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
抓招商,强化项目落地是工作胡重中之重。舒兰紧盯外资、内资、民资、央资、融资等“五资”抓招商,重点突破龙头型、基地型、科技型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特别是要围绕钼产业进行招商,突破钼产业链延伸项目。
据了解,舒兰主动承接江苏泰州、辽宁锦州等地区钼产业转移,引进钼产品深加项目,以陕西金堆城钼业等大型钼产业企业为重点招商对象,引进战略投资人共同开发建设吉林钼产业园区。确保全年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落实建设项目2个以上。
此外,在推动项目建设方面,以“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为总体要求,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开展“征迁批办”攻坚,限期办结好重点项目的立项、规划、土地、环评等前期手续。确保天池钼业日处理2.5万吨钼矿石、瑞丰重工现代农机产业园、欧亚购物中心、市人民医院异地新建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全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70项以上,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0项以上,总投资37.7亿元。实施“三早”项目27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3项。
另外,舒兰当地积极抓转化,加快项目生成。引导企业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推动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推动企业扩大产能。发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技院所、工程实验室的对接,利用双创基地、孵化器等平台资源优势,促进技术转移转化。推动项目投产达效,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项目竣工率和达产率,全年计划投产达效项目4项,实现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
据介绍,当地还将争取国家支持。把谋划项目与国家部委重点支持项目协调统筹起来,定期与国家、省、市部门沟通衔接,将工作前移实现无缝对接。围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长白山林区接续产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民生工程等方面,争取获得更多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和产业政策支持,把谋划项目列入国家各项规划中,争取更多的扶持。
舒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明继国说,舒兰将继续提升投资环境。深入推进“只跑一次”改革,提高一次事项办结率,全面优化政府营商环境。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全面公布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进一步梳理政务大厅各窗口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立“一窗受理、网上流转、联合踏勘、会办审批”机制,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同时,加大对重点事项督查督办力度,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等重点工作限时督办,确保舒兰市重点项目全面落实。
记者:石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