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加油 同心抗疫】稻香名城“志愿红”

时间:2020-05-24 来源:舒兰发布

  一个个防控工作组,一处处社区村屯卡点,一次次网格排查,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面对疫情,一些人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他们逆行而上,把疫情防控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生命健康装进心里,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向社会传递爱心、传递温暖,为稻香名城舒兰绘就一抹“志愿红”。



舒兰加油 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舒兰市疫情防控风险等级由低风险调整为中风险后,团市委第一时间,向全市发出召集令。号令一出,动若风发。一时间,青年党员、团干部、返乡大学生、各界青年,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纷纷请战,一些爱心人士也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短短几天时间,一支2000余人的队伍就建立起来,所有志愿者时刻等待统一的安排部署和任务分配。



  团市委指导舒兰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了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指挥中心,迅速组建宣传解答组、综合调度组、后勤保障组和监督检查组,负责志愿者调度和管理等工作,有条不紊地组织团员青年和社会力量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持续不断地为抗疫一线输送力量。在疫情防控的艰难时刻,有志愿者的加入,充实了一线疫情防控队伍,缓解了基层防疫人员紧缺的现状,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更加坚定了打赢防疫攻坚战的信心。



  一句“舒兰加油!”,让流行病学信息调查服务组的志愿者们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排查完善重点人员信息及行动轨迹、排查统计未做核酸检测人员信息……每一条信息都必须认真核对,不能出现一点差错,每一个排查电话,都需要耐心询问。凌晨迎着朝霞出门,深夜伴着月亮回家,这就是华东交通大学学生崔添淇一天的生活。崔添淇被青年志愿者协会招募,勤奋好学的他很快成为信息调查服务组的骨干。每天工作到深夜,看着睡眠严重不足的孩子,小崔的父母眼里满是心疼,却又不敢问儿子一句“累吗?”因为他们知道,志愿服务已经占据了儿子生活的全部。目前,已有154名大学生志愿者和团干部,战斗在防疫工作辅助岗位,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心抗疫  筑起一道“安全长城”


  今年“五一节”后不久,原本快要恢复正常秩序的小城,突然间又被疫情笼罩,小区进入全面封闭管控状态。“若有需,召必回,舒兰是我第二个家乡,为家乡早日战胜疫情,我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结束33天卡点执勤任务时,快递小哥刘阳坚定的承诺。刘阳是舒兰“女婿”,这次再次报名成为小区管控志愿者,站在了玫瑰园小区防疫执勤岗位上。卡点执勤是志愿服务中风险较高的岗位,又正赶上社区调整志愿者队伍,有部分志愿者撤离了一线,人手很紧张。刘阳到岗后二话没说,做好防护后立即投入工作,每天测温、扫码、出入登记、检查证件,一遍遍认真完成每个规定步骤。为了解决居民两天一次外出带来的生活困难,刘阳主动帮助大爷大妈拿取快递、搬运物资,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逐渐取得了居民的赞许和信任,很配合地执行小区管控规定。



  城区像刘阳这样的志愿者共有457名,在55个小区开展疫情防控执勤和排查工作。他们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小区各个角落,有的拿着登记表登门逐一询问,有的整理物资,有的拿着测温仪给出入口人员测量体温,有的站在小区门口核查出入通行证……他们群防群控,阻断疫情蔓延,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安全长城”。



  十几天来,团市委坚持每天排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动态掌握志愿者队伍到岗分配情况,随时调换,确保志愿者分配到最适合的岗位,及时将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工作部署及要求传导给每位志愿者,进一步提升志愿者的政治站位,使志愿者时刻保持战斗状态,认真负责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疫情防控一线,正是这些志愿者们,用行动扛起了责任,践行了新时代的使命担当,编织起了一道战“疫”的防护网,演奏出了“舒兰加油”强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