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吉林市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有保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疫苗接种后有什么不良反应及如何处置?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4月1日,卫健系统专家进行了集中回应。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范学彬介绍说,几乎所有人都对新冠病毒易感染。接种疫苗后可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的感染。“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手段,保护自己和家人,也保护他人;既是责任,也是义务。”范学彬说,只有高水平的接种率,才能达到足够的人群免疫力。必须通过接种疫苗,让更多人群获得免疫力,尽早形成人群免疫屏障。
范学彬说,从疫苗生产企业到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全程采取冷链储运,确保新冠病毒疫苗在储存、运输全过程中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符合运输的相关要求。这些严格措施能够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船营区第二医院副院长张丽丽提醒市民,接种当天要注意休息,饮食清淡,避免酗酒或暴饮暴食。接种当天,需携带身份证,尽量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并做好个人防护。接种前,要阅读好疫苗接种注意事项,配合现场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如发生疑似不良反应,及时报告接种单位。回家后要避免注射部位沾水并注意局部卫生,不要用手搔抓,以防皮肤感染。
不少市民担心新冠疫苗接种后产生不良反应,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婉嫣对此作了说明。
她说,由于疫苗的特性,还有个体的差异,接种疫苗后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症状,乏力、头痛、低热等全身反应,体温在37.1-38度之间。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1到5天将自行缓解消失。回家后如出现腹痛、腹泻、轻微恶心、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必要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我市成立了专家救治组,对出现的病例给予技术上的指导、监控和临床分析,同时制定了一人一设的治疗方案。刘婉嫣说:“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十分低,大家可放心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