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世间万事万物皆起于低,成之于低,低是高的发端与缘起,高是低的婵变与演绎。低调是终成其高,必成大器的哲学。低调,是一种为人原则。“争而不斗,和谐自然。”正如季羡林在他的《泰山颂》中写的那样,他的为人也如泰山般低调而崇高。当“熙熙皆为名来,攘攘皆为利往”的世人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称号争得头破血流时,季老自请辞去了“大师”、“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他舍弃的是虚荣,保留的是文学的纯真与人格的高尚。低调,是一种行事智慧。“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这句杨绛钟爱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恰恰是先生自己的写照。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召开作品研讨会,杨绛却坦陈:“我只管把稿子交出去,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怎么卖书不是我的事情。”杨绛的文字韵致淡雅,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声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更发人深省。她的作品,她的人,正是凭着这种低调的智慧达到“文学大家、翻译巨匠”的高境界。低调,是做人的最佳姿态。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富兰克林年轻时,去一位老前辈的家中做客,昂首挺胸走进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一进门,“嘭”的一声,他的额头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老前辈笑着出来迎接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记住了,也就成功了。低调,方能铸就高格。低调的人深藏不露,也从不盛气凌人。曾在《读者》杂志里看到一句话:越是德行高尚的人,越是谦卑低调,对于他们来说,低调本身就是一种德行。
低调的人,犹如茫茫沙漠里的一方绿茵,清爽宜人,给人希望,赐人清凉。
低调的人,是一道迷人的风景,让你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低调的人,是一面明镜,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读懂了人生。低调,是一种超然洒脱、平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低调做人,就是卑微时豁达大度,显赫时不骄不躁。低调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大气、一种从容。低调做人,就是要学会藏锋敛迹,多思慎言,与人为善;还要学会谦虚平和,淡泊豁达,心胸宽广。低调,让你拥有坦荡人生,宠辱不惊;低调,让你审时度势、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