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坎坷,有人能逢凶化吉,愈挫愈勇,化干戈为玉帛。
有人却经不起风浪,遇事后一蹶不振,从此再无起色,甚至走投无路,断绝人生。
这与贫富并无多大关系,完全是一种心境作怪:看没看透人生,有没有活得通透。
练过太极拳的人都懂得,要想功夫向前进展,必须先要打通任督二脉,其次是小周天,大周天。
大周天通了,习练者才能气血贯通,全身运转自如,武艺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人生亦是如此,活明白了、通透了,才算达到了生活的最高境界,看清生活的本质,看透人生。
通透是个概念,更是一种境界、文化和能力的呈现。
达到生活通透的人,往往神清气闲,悠然自得,内心却是无比的坚强。
他们待人接物上宠辱不惊,恰如其分,不卑不亢。
遇到挫折时不会心浮气躁,而是保持沉静,积蓄能量,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永远保持永不服输的气节。
宋代大文豪苏轼便是一位活得最通透的人。
苏轼一生政治仕途坎坷,几次流放,却始终保持豪放豁达的本性,喜爱交友和美食,从未因为仕途和生活的不顺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他是宋词豪放派的主创人,却能在流放期间发明“东坡肉”,仕途不顺就将精力放在文学写作与研究美食上。
在苏轼名声刚有起色时,不幸遇到母亲病故。
苏轼与弟弟在父亲带领下毅然从京城赶回老家奔丧守孝,完全没有因为前途就放弃孝道。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的母亲也是一位生活通透的人。
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不惜三次搬家,为后入留下了一个“孟母三迁”的成语和 美传,成就了孟子这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所以,活得通透的人都懂得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的道理。
生活无常,世事难料。
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明天会遇到什么、面对什么。
只有活得通透的人,才能看清问题本质,从而解脱自己、直面未来,让人生充满色彩。
通透的人都喜欢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进而对人生进行思考。
他们往往淡泊名利,注重修身养性,不为金钱美女高官厚禄所惑,但求心灵的舒适与释放。
他们还喜欢与优秀的人为伍,懂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的道理。
最终达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