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力量
颜雪
常常感动于文学的力量,可以让人不惧黑暗和磨难,可以滋养精神,厚重品德,在文学的藤蔓上,结出思想的果实,饱含智慧的汁液,闪耀生命的灵光。
前几天,和作协会员们去图书馆参加党史学习活动,因为去的比较早,就和钟霞、刘金娟一边浏览图展一边聊天。钟霞和我同龄,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在当年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作家协会成立后,她一直是骨干会员,不幸的是几年前她患了乳腺癌。看她现在神采奕奕的,便笑着问她,“瞧你这活力十足的样子,是不是误诊啊?”钟霞说,“你没看见我刚出院时候的样子,化疗头发都掉光了,走路腿也不好使,分不清东西南北,而且得了抑郁症,自己都不敢出屋。”说着她眼里就有了泪光,“那时候新影姐姐和书敏大哥他们几乎天天来看我,逼着我下楼,带我出去看风景,一起读书、朗诵,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人生中最灰暗无助的时候,是作协会员朋友们温暖的陪伴,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舒兰疫情期间,钟霞积极参加志愿者行动,多次在小区值守,写出了很多鼓舞士气的诗歌。那个时候,谁能看出钟霞是刚刚从泥沼中跋涉出来的人呢?
这时,刘金娟插话说,“霞姐,是作协给了你第二次生命,我呢,是这个大家庭给了我人生的希望,让我活得像个人样,有了尊严。”初识金娟的时候,她是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山村女子,喜欢读书,偶尔写点心情文字,但是她的家人都不理解她,父母把她当作另类,说她字没识几个还写书呢,不如去打个麻将;丈夫更不支持他,指责她不干正事,于是她只能在干完农活、做完家务后偷偷地写。记得我当时鼓励她读书和写作,说只要喜欢就坚持下去,总有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日子。金娟说,后来她独自带着孩子来城里陪读,她发誓一定要让女儿好好念书,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我问她孩子的学习情况,她说,“孩子挺争气,成绩很好,明年高考,考完试我就能静心写东西了。”平时金娟有什么解不开的事也会打电话和我聊聊,写好作品也会第一时间发给我看看。金娟喜欢写小说,还写过几个长篇,这都是她坚持文学创作的成果。钟霞笑着补充道:“人家老公也来了,现在不管金娟写作的事了,还主动做饭干家务呢。”听着这话,金娟有点羞涩地笑了,眉眼间有满满的幸福在荡漾。也许金娟的文学梦不一定能实现,但读书和写作让她变得独立且坚强,举手投足间也有了自信、优雅的味道。 是的,文学给了钟霞、金娟温暖和力量,让他们看到前方的光亮。
看着她俩开心的样子,不由想起了那天文友李平生给我打电话时激动的语气。平生兄和我说,他为“七一”写了一首诗,是在轮椅上和护理员一起上台朗诵的,还得了吉林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创作一等奖。平生兄是农业局退休干部,文学是他不曾放弃的梦想。退休后他积极参加作协的活动,出了两本散文集。《平平淡淡写人生》和《开开心心习人生》,看书名就知道他是多么热爱生活的人,可不幸的是八年前因意外导致全身瘫痪,四肢无力,只有脑袋能动。无奈之下他到了吉林市的养老院生活,然而,这并不能阻断他的文学梦。平时想写东西,他就口述让护理员记下来。平生兄说:“现在每天都在疼痛的煎熬中度过,只有听文学作品才能止疼,只有写作能让我想活下去,没有这个爱好,我八年前就死了。”“平生不怕病魔缠,千痛万疼只等闲。抽筋扒骨如弹琴,四肢麻木似哑弦。”微信里他和我朗诵他写的《抗病魔》让我心疼到流泪。是的,读书可以止疼,写作让人有活下去的勇气,这是文学带给平生兄的力量。生活有时会有困顿,生命也许会有劫难,或是突如其来,或是久居其中,但总得有信仰去支撑,很多的时候,往往是人的意志在塑造这个世界。无论是彼此守望相助,还是独自直面应对,一颗文学的心总会因顽强不屈的精神而生动。
文学亦是人学,更是一种信仰。以温和明亮的理性传递时代的声音,以宽容友善的温情慰藉人心,以优美灵动的文字浸润生命,这便是文学带给人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力量。(写于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