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开原致敬
孙庆丰(河北)
01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这是一片多彩的土地。昨天,这里一寸土地一寸血;今天,这里一寸土地一寸绿。
所以,一踏上开原这片土地,不想流泪都不行,哪怕你是坚强的男儿,哪怕你是刚烈的女子,那是因为未到开原之前,你还没有聆听过那些感动中国的故事。
是的,如果你是到开原来观光,与其说是来看风景,莫不如说是来听故事。这里到处都是故事,一座村庄藏满了故事,一棵古树藏满了故事,一块石碑藏满了故事,甚至每一粒厚重的泥土,也藏满了无数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听着那些故事,你就会流泪,你的泪,甚至都不是从泪腺流出来的,而是从心底涌出来的。那一刻,你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英雄辈出”,革命年代有那么多英雄,和平年代也有这么多英雄,因为英雄的血脉生生不息,所以英雄的故事总是层出不穷。
02
一说起英雄,就必须要说起冯占海。在开原,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英雄的抗联精神,因为在冯占海的身后,还有张占海、李占海,更多我们叫不出名字的占海,汇聚成了一片土地“敢为人先、不屈不挠”的精气神。
有了这股精气神,不仅开原人民看到了希望,整个舒兰人民也看到了希望。那是暗夜里的一束光,那是寒冬里的一块炭火,在光的照耀下,炭火的温暖下,英雄浩气的引领下,大龙王村,就打响了舒兰抗日的第一枪。
枪声一响,那些不堪被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的小草站起来了,那些被列强烧伤的树木腰板也挺起来了,所有受苦受难的舒兰人民全都昂起了不屈的头颅,誓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家园。这种为民族自由而不息抛头颅、洒热血的思想先觉,何尝不是抗联精神的灵魂所在,多少年了,薪火相传,激励着每一个后来的人。
03
一个人倒下了,一群人又站了起来。因为总有后来人,所以这里遍地英雄。
密林深处是英雄,珠琦河畔是英雄,庄稼地里是英雄,藏粮洞里是英雄。英雄,更多的时候像草木一样平凡,像石头一样默默无闻,但如果你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去走近它们,你会发现,其实它们也有灵魂,正在回你以温暖的眼神。
再详细的史志,也无法完全打捞起那些泥沙般沉积在历史河床下的名字,所以,在开原行走,你的脚步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要打扰了那些长眠的灵魂,就让这静好的岁月,幸福的民生,像亲人一样,默默陪伴着他们,呵护着他们。
他们知道,现在的开原,已如他们生前所愿,不再有列强欺凌,不再有任人宰割,有的,是春的烂漫,夏的缤纷,秋的绚丽,冬的冰洁这七彩般多姿的幸福生活。尽管他们过上了富庶的生活,但依旧保持着勤俭持家的美德。
唯有英雄的土地,人民,才知今天的好日子多么来之不易。
04
一处处革命遗址,闪耀着抗联精神不朽的红色之光;一处处青山绿水,折射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绿色之光。
如果说,红色是开原的精神底色,那么,绿色就是开原的幸福底色。因为抗联精神的传承,这些新时代的开原人从骨子里知道,热爱生态,也是保卫生存的家园。
不管是革命故事,还是生态故事;不管是红色的故事,还是绿色的故事。故事里,都是英雄。到了开原你才知道,不是浴血疆场、英勇杀敌就是英雄,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生态攻坚战中,每一个自觉参与、以身示范的人也是英雄。
君不见,昨日烽烟四起的开原大地,曾活跃着冯占海、宫长海、姚秉乾等无数抗联英雄,今日生态祥和的开原大地,更活跃着无数环保志愿者、植树造林人,他们都是新时代的英雄,书写着新时代美丽开原的绿色故事、生态故事。
05
开原,一个美丽的名字。在我看来,“开”是“开化”,“原”是“最初”,解读起来,就是在一个思想开化的地方,一群人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初心。
因为热爱生活,所以舍生忘死、抗击日寇;因为热爱生活,所以保护生态、不遗余力。因为昨天对生活付出了太多,所以才有今天这满满的收获。
天蓝水净是收获,地绿山青是收获,富庶安康是收获,民生幸福是收获。每一次收获,都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次收获,都是一部气壮山河的史诗。
一缕风从稻田吹来,清新、低碳,蜜意氤氲,沁人心脾,宛若一曲舒缓的天籁之曲,缓缓地吹过山坡,吹过村庄,吹过每一寸七彩斑斓的开原大地。
那些绿色的音符,在大地上跳着跳着,就宛若那些远去的抗联英雄,他们的灵魂在故乡又复活了。一种敬重之情,突然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接着就有泪水江河般在双腮飞腾。我知道,我的泪,其实和这些一天天常含泪水的开原人一样,是怀念的泪,是敬重的泪,也是幸福的泪!
作者简介:孙庆丰,1977年4月生,鲁迅文学院河北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小说选刊》《青年文学》《时代文学》《啄木鸟》《飞天》等刊物,曾获鲁藜诗歌奖、梁斌小说奖、延安文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