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之地美不胜收——舒兰城乡“七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纪实

时间:2022-10-13 来源:吉林乌拉圈APP

深秋时节,在满语“果实”之意的舒兰,城乡净美的静态面貌与田地秋收的动态画面,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美画卷。这是城乡“七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成果之一。年初以来,舒兰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累计投入5500万元,开展六大攻坚行动,深入推进“七边”治理,提高舒兰城乡颜值。

脏乱治理行动改造了28个老旧小区,清理了1864处占道经营,打造了特色美食街,启动了舒兰站前12.77万平方米棚改安置项目,解决了站前广场10年拆不动的难题。清河畅路行动修复和清淤了103公里河段,治理了16.4公里河道,分离了200公里路田,改造了282公里道路,绿化了110公里公路,打造了542条花香路。村庄清洁行动清除了27730处垃圾、3886处柴草、26112处野广告、665处违建、3096处安全隐患,改造了1680个厕所,创建了22个示范村211个示范屯。绿美乡村行动植树造林5400亩,栽植2.8万棵乔木、24.7万墩灌木,栽种272万株花,绿化36个村屯。景观打造行动开展了创意设计活动,建设17个口袋公园、8个小微广场、17个小树林。文明提升行动开展了“美丽乡村健康跑”活动,建设43家道德银行积分超市,评选3500户“美丽庭院、干净人家”。

六大攻坚行动让舒兰城市变公园、镇村变花园。城边拓展了休闲空间,种上了银杏树、红枫树,栽上了薰衣草、海棠花,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乡村打造出溪河镇溪河村、白旗镇岗子村、法特镇头台村、天德乡三粱村、平安镇长林村、小城镇四合村、上营镇牛头村等一批风格迥异的“诗意乡村新样板”。原来卫生脏、村容乱的开原镇龙王村,如今焕然一新,成为“舒兰红色第一村”文旅品牌村。

“七边”治理结出果实,得益于舒兰市委和市政府高标准设计和采取有效措施。他们创立了“五化工作法”,即任务目标图表化、工作台账清单化、考核内容手册化、长效管理机制化、提升效率模板化,建立了常态化管理、激励、督导、监督机制。其中的实行赛马制对考评前10位的乡镇街和单位,给予下年度增加10万元到20万元经费的激励,对排名在后3位的乡镇街和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给予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的处罚,还设立355万元以奖代补资金,依据考核结果给予表彰奖励。

风好帆正悬,奋进正当时!舒兰将深化拓展“七边”治理成果,让舒兰人尽享环境美、生态美,不断提高舒兰人幸福感、获得感。